6月25日上午9点,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法制高级媒体班”(简称“政法金媒班”)第二期六月课程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科研楼B211如期举行。本次受邀到场的授课教师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商法所周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岳彩申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吴弘教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张巍教授。

上午第一场,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周教授给媒体学员细致的介绍了合同法的“前世今生”。周教授从合同的基础概念讲起,详细介绍了合同的分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等具体的概念,并从合同订立的具体操作讲到了合同的效力等实际常出现的纠纷问题。周教授着重讲解了合同书与意向书、备忘录之间的区分,详细解释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买卖合同的司法解释,并引出首富告垄断国企的“云南红塔股权转让”案例,引发了学员之间热烈的讨论。最后周老师说,由于时间有限,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压缩在两个小时的课堂介绍给大家,表示“压力山大”,并承诺有机会再来给同学们讲剩余的合同法,学员们纷纷表示期待下一次的授课。

下午第二场,岳彩申教授以“民间借贷法律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为主题,主要介绍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民间借贷的合法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关于“认定”的有关问题;二是民间借贷的利率问题,解释了强制性利率标准,借贷利息的计算,约定不明和疑难情况的利息计算;三是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问题。岳彩申教授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围绕理论框架的确定、法律规制路径的选择、激励性法律规制的特点优点等问题展开论述,介绍了激励性规制工具的选择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为媒体学员们理清了思路。

26日上午九点,吴弘教授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制环境”为主题,通过对比伦敦、纽约和香港三个金融中心形成的自然环境开始讲起,介绍了法治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做了详细的阐述,强调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中,法制起着促进作用和推进作用。最后,吴老师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成果,并对金融中心建设深化中出现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了简要的总结。

26日下午两点,张巍教授以“财经数据搜集”为主题,从数据类型的分类切入,通过明晰定量、定序、定比三个计量概念,详细讲解了统计数据的搜集来源和调查方法两个内容,并为学员分别具体剖析了直接数据和二手数据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的评估。为了达到直观易懂的效果,张巍教授详细对比了普查和抽样,并强力推荐统计局报表的专业性,为学员在以后工作中有关财经数据的搜集与统计打开了新的思路。媒体学员们大呼过瘾,称本次课程收获颇深。
政法金媒班班主任李爱君院长对各位专家的授课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课后点评,对他们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法金媒班”学员授课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至此,“政法金媒班”第二期六月课程圆满结束。